相關標籤

Article

明清鼎革之際,災禍頻仍,民變四起,海道不靖。當時屬於新安縣的香港地區,亦不能免。戰火之中,兵賊難分。敗戰的南明遺臣落草為寇,為禍本地。清順治四年三月(1647.4-5),南明參將李萬榮奉永曆年號,佔據位於九龍寨東南、鯉魚門北端的雞婆山(今魔鬼山),阻截出入海門商船,勒索通行費。上水廖氏為防李萬榮劫掠本村,更於順治三年九月(1646.10-11)動工建上水圍。李萬榮至順治十三年(1656)始為清總兵黃應傑圍困於大鵬山而降。

為對應鄭成功等明朝殘餘勢力對東南沿海的威脅,清廷不惜自康熙元年三月(1662.4-5)起多次遷界,派兵驅民入界,並在界外拆毀民居、築墩豎柵、重兵嚴守,不准居住、耕種、捕魚,凡越界者立斬,以圖阻絕沿海百姓接濟明鄭。遷界此舉,至康熙八年正月(1669.2-3),清廷決定復界,方才告一段落(惟海禁令持續)。

遺憾的是,慘絕人寰、使得沿海百姓生靈塗炭的遷界令,卻完全未能阻止巨寇縱橫於海上,禍害生民。先是康熙十一年九月(1672.10-11),台灣海盜李奇寇掠香港地區沿海,並登陸西貢蠔涌,屠掠鄉民。知縣李可成、遊擊蔡昶,率鄉勇官兵追剿至瀝源一帶,悉數捕殺。再有康熙十五年(1676),台灣海盜自惠陽入寇新安沿海,劫掠所過鄉村。九龍彭莆圍(在今鑽石山大磡)遭百多艘賊船攻破,圍內村民幾全部遇害,僅剩外出的幼童、牧牛人、學生幾人倖免。復又有十九年六月初一日(1680.6.26),海盜登陸白石海沙江(今沙江圍),並沿海劫掠厦村一帶,鷄柏嶺寨(今雞伯嶺)兵民雖力拒數日,終於失守被屠。海盜之熾盛、百姓之慘狀,由此可見一斑。

當時香港地區並非行政重心,官府鞭長莫及。雍正十三年(1735),海盜首領鄭連福、鄭連昌兄弟甚至分別佔據大嶼山與鯉魚門北岸的惡魔山(今魔鬼山)。鄭氏兄弟是明鄭麾下將領後人,因當時未及隨鄭成功撤往台灣,落草為寇,成爲海盜。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春,鄭連昌更於鯉魚門海濱建立天后宮,一説亦作為哨站,用以監視附近海域。

海盜猖獗橫行至此,官府形同無物,則一般百姓,唯有建圍拒賊,聚衆自保。據大嶼山貝澳老圍村《張氏族譜》記載,乾隆五十三、四年(1788-1789),海洋大盜譚阿車沿海劫掠,「搶劫財物,殺人放火,焚巢燒口,冤尋不計,擒男為伴,捉女為妻,如此官不能治。」官府即然不能指望,大嶼山貝澳鄉民只得通鄉會議,聚眾集資,從嘉慶八年(1803)起動工,改立圍門,修築石圍,以防海賊。是圍至嘉慶十年(1805)建成,即現在的貝澳老圍。

「官不能治」四字,深刻的帶出當時民衆對海盜肆虐的無奈。為此,此時期的民間自保力量逐漸提高。清嘉慶九年(1804),黑旗海盜郭婆帶、藍旗海盜鄔石二、紅旗海盜鄭一率大小賊船千餘艘,擄掠圍攻包括屏山在內的沿海鄉村,因屏山地區丁壯守禦嚴密,終退去。根據嘉慶《新安縣志》,當時的海盜「流劫海洋,擄掠居民。有財者勒贖,無財者迫之為賊。聲勢日熾,大小匪船,不下千餘艘。」

嘉慶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1808.9.11),紅旗海盜張保(俗稱張保仔)於孖洲洋(今索罟群島孖洲一帶)擊敗前來剿捕的虎門協副將林國良,並將其俘獲殺害。次年十月十三日(1809.11.20),廣東水師提督孫全謀、香山知縣彭昭麟率廣東水師,聯同澳門葡萄牙船艦,合擊張保於大嶼山赤瀝角(今赤鱲角),圍其於東涌灣,清水師火攻之,失敗。十月二十二日(1809.11.29),張保乘風西出,突圍逃去。
 

《靖海氛記》有關張保節錄。
《靖海氛記》有關官兵與紅旗海盜張保海戰節錄。

 

紅旗海盜張保。
紅旗海盜張保。


據嘉慶《新安縣志》,嘉慶十四年十月(1809.11-12),黑旗海盜郭婆帶率賊船數百艘,停泊於大嶼山赤瀝角,新安知縣鄭域輪率水師討剿,兩廣總督百齡又以兵船數百艘攔截,以風色不順,為其脫逃。

據袁永綸所著的《靖海氛記》,嘉慶十四年十二月(1810.1-2),郭婆帶以先前在赤瀝角見張保被官軍圍攻而不救,被張報復攻擊,不敵,遂率幫眾8,000人、船128艘降清,獲授把總銜,並改名學顯。自此,在香港一帶的海盜勢力逐漸衰退。嘉慶十五年三月初一日(1810.4.4),繼郭婆帶後,海盜鄭石氏(鄭一嫂)、張保率眾降清。其時有幫眾16,000人、大小船270餘艘,炮千餘門。張保並「請留船二三十號,隨官兵下洋緝捕...賞戴花翎,以守端起升,後官至閩安協副將。」至此,「沿海居民遂無烽煙之警,而安耕鑿之常矣」 。張保的歸降,雖然象徵着古代香港海盜活動的告一段落,但卻遠遠不是香港海域海盜行為的終結。

 

亂世海浪濱 興亡百姓辛
洶濤今際少 應惜太平珍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