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總建築面積達三萬平方米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下稱「香港故宮」)2022 年 7 月 3 日開幕,掀起參觀文物熱潮。香港地方志中心文化部類有幸邀請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的主持嚴迅奇先生與中心責任編輯進行電話訪問,並由事務所董事兼香港故宮項目建築師解端泰先生作現場解構建築設計,希望市民在參觀故宮珍品的同時,也可欣賞享譽國際的香港建築師精心之作,領略建築空間的美,飽覽香港城市與山海的景致。

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董事解端泰先生(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董事解端泰先生(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故宮項目背景

解端泰首先提及香港故宮的項目背景。早在 2016 年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下稱管理局) 向西九文化區董事局提交位於文化區西端的大型綜合表演場地的發展檢討報告,顯示未來在香港陸續興建的大型表演場地,如啟德體育園,為營運綜合表演場地帶來巨大挑戰和壓力,管理局遂決定縮減綜合表演場地的規模及更改部分規劃用途為一所新的博物館,並委聘許李嚴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 (即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前身)  提供前期規劃顧問服務。建築師團隊隨即展開擬建博物館的初步技術可行性研究,出發點不先在建築本身,而是從西九文化區整體規劃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市民到選址場地、如何協調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等,他們注意到選址的東面朝向西九中央大街的軸線,如何把這條軸線延續到博物館身上,便成為設計構思的根源。

西九文化區設施示意圖(圖片來源:立法會 CB(2)544/16-17(01)號文件)
西九文化區設施示意圖(圖片來源:立法會 CB(2)544/16-17(01)號文件)


建築師的信念

香港故宮的設計完全體現嚴迅奇團隊對當代建築的信念:建築是要反映城市當下的生活文化,毋須刻意仿古,正如北京紫禁城也是六百年前當時建造技術的先軀一樣。即使是保育項目也是在尊重建築物歷史的前提上進行保留或活化,但設計概念、造型和空間規劃依然是遵循現代建築的理念。

嚴迅奇團隊深信建築與其他藝術不同之處,在於建築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藝術,不只側重觀賞性,還要考慮使用者的空間體驗。嚴迅奇指出「需要科學地、有效地解決問 題,並將解決方法提升到藝術境界。」而這些難題或源自歷史、文化、功能、城市規劃、發展目標、使用者和基建配套等多方面的挑戰。

「世界各地的建築設計類型很多,創意層出不窮,但應要可持續地創新而不是『霎眼嬌』式的創新,潮流很快便會過去。建築項目是高成本的投資,不是建完兩年後就會拆掉,建築可以存在五十年甚至七十年。當有些概念或者理念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而別人覺得俗套時,你是否能忠於自己的信念而堅守,不隨波逐流。」

解端泰提到做建築設計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設計要對社會負責,建築並不是孤立的,要與周邊環境協調。香港是繁華都市,講求經濟效益,但追求經濟效益之餘,建築師走多一步想想這些,反而會有不能量化的效益。這份心思佔建造成本很少,但錯過了沒有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以後很難彌補,甚至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施工難度與技術

細節不得不提,香港故宮建造過程的確困難重重:時間緊迫,由設計到落成僅有五 年,比博物館一般需時七至八年短得多;期間又遇上社會運動和新冠疫情,團隊預算工期非常謹慎,預留足夠時間執修;還有土地限制、氣候環境以及成本控制等等難題,建築師團隊把問題轉化成機遇,整個項目最終不超支、不延誤,完滿落成,殊不簡單。嚴迅奇認為香港建築師的特質和優勢是務實、解難、開放、效率,相信在香港故宮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香港建築師的優勢充分顯示,毋容置疑。

另一個關鍵是成本控制。解端泰表示大家都知道香港故宮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捐出 35 億資助興建,「這筆資金要用得其所,不能超支,所以我們很著重成本控制。」例如瓦片的設計,長寬、弧度、疏密變化是經過了仔細分區規劃而按最均化的模數設計的,從而達到成本與美感並重。要在設計效果與成本控制之間取得平衡,不能只求視覺效果而訂造大量不同尺寸的瓦片,否則建造和維修成本都很高昂。

中庭天花以現代手法,演繹紫禁城屋頂琉璃瓦舖設,在陽光照射下光影流動。(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中庭天花以現代手法,演繹紫禁城屋頂琉璃瓦舖設,在陽光照射下光影流動。(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消防系統的設計亦相當艱巨,為了保護國寶級文物,防火、恒溫、恒濕級別要求都特別提高了,看似裝飾的天花瓦片是經過仔細計算來排列,既要隱藏上層的防火煙幕和排煙系統,又不影響消防系統遇上火災時自動啟動應變,還預留了工作空間用於後續保養維修,設計兼顧美觀和實用,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七月開幕前夕遇上八號風球,建築物臨近海邊,有受到嚴重影響嗎?解端泰笑說「八號風球已是小兒科了。我們早在 2018 年已經歷過山竹十號颶風的威力和去年連日的黑雨紅雨,但反而覺得是難得好機會,做了多次全方位免費防水演練。」雖然猛如山竹,博物館的基座當時都沒有出現水浸情況,但這些演練有助團隊檢查漏水位置和保護層,評估海浪湧入館内的可能性,期間做了大量提升保護的改善工程,包括加強地下層的防洪設計。此外,因應高鹽份海風對建築物的鏽蝕影響,建築外層鍍鋅鋼構件的保護層,亦比一般標準做厚 70%,反映在設計時早已充分考慮了天氣和環境帶來的不良影響。


兩岸故宮對香港的啓發

嚴迅奇強調設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有三個主要構思:要展示中國傳統視覺美學,要展示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美學,第三就是具香港城市的建築特色。他和團隊為了這個項目特意多次考察北京故宮博物院(下稱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博物院(下稱台北故宮)。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觀及正門廣場(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觀及正門廣場(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有人說香港故宮外形像鼎、官帽、帆船甚至金錠,亦有人說香港故宮一點都不像北京故宮。其實嚴迅奇和解端泰都樂見大家的聯想,建築就是要反映當代城市的特色、文化和技術,設計時不仿古,因為北京故宮和香港故宮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當代建築,各自有不同外形、材料、構造和使用者,但體現同樣的氣質。這氣質對嚴迅奇來說,就是雍容自信、精緻構造。

建築外觀和外牆的處理手法其實令嚴迅奇糾結了好幾個星期,因為建築師希望建築能表達博物館應有的文化氣質、成為西九地標甚至香港的經典建築,最終兩岸故宮豐富的文物啓發了建築師,決定不刻意使用中國具體的文化符號,而以意象呈現文物的精工細作和氣質。整體外形是功能與美觀兼備的。大樓四面「冂」「凵」相間,靈感源自中國垣牆綿延不絕,建築外觀上寬下窄,虛實相間,仔細看建築表皮是雙層的,米黃色外層是帶孔的曲面鋁合板,內層是清水混凝土,除了呈現文物豐富多姿的肌理和光影效果,又兼具隔熱、節能、吸音等功能,可以減少陽光、溫差對館內文物的影響, 以及降低在鄰近藝術公園戶外演出的聲浪對館內的影響,甚至打散反彈到維港對岸的噪音。正門上層外墻似生鏽的部分其實是「耐候鋼」,鏽蝕層反而是內層的保護層,隨時間產生變化轉得更深色,讓這簇新的建築像文物一樣帶有歲月留痕的元素。

雙層建築表皮顯肌理感,鏽色耐候鋼顯歷史感。(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雙層建築表皮顯肌理感,鏽色耐候鋼顯歷史感。(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博物館前廣場寬敞,正如太和殿前的廣場空間,突顯建築氣勢磅礡。十扇高大正門參照北京故宮朱扉金釘,每扇門均有縱橫九行共八十一顆門釘,而門釘改用透光強化玻璃釘, 營造富現代感的燈光效果,晚上館內燈光從玻璃透出,如天上繁星,呼應夜燈璀燦的維港背景。

廣場地面鋪了一段如河流般蜿蜒彎曲的玻璃地台,象徵紫禁城進入太和門前的「金水河」,玻璃地台其實是廣場下層等候區的天窗,讓天然光線滲入下層,提升等候區的觀感與氛圍。廣場和地下低層更設送風裝置,為夏天排隊入場的訪客降溫,增加舒適感。而採訪當日維港吹來清勁的對流風,拂走暑悶,可見設計對周邊環境、日照風向和參觀人流,考慮周到。

除了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解端泰表示「台北故宮也給了我們一些啓發,建築團隊最感興趣的是它的人流動線和密封式結構」,觀察到訪客從旅遊巴士進入台北故宮,在等候區、售票區、展廳、商店以至離開的活動流綫,有助思考博物館的佈局編排。香港故宮以多個中庭增強空間感、不同面向和陽台讓訪客享受館外風景、增置休息空間等等,期望做得更體貼。

最觸動建築師團隊的是北京紫禁城的中軸線和古建築群的空間序列,要表達這舉世知名的古建築群特色,卻受制於有限的香港故宮選址用地,嚴迅奇決定採用香港建築常見的垂直豎向發展手法,把平面中軸線立體化向高處伸延,以三個中庭展現層層遞進的空間佈局。香港故宮位置得天獨厚,享西九海濱三面海景,每層中庭轉 90 度面向不同景觀,建築亦跟周邊建築結合。底層中庭向東連接西九中央大街軸綫,與藝術公園大草坪相接,中層中庭向南飽覽明信片似的港島天際線,頂層中庭向西遠眺大嶼山海天一色,「博物館就是給觀眾豐富的空間經驗,讓人記憶深刻,心曠神怡。我希望市民進入香港故宮博物館後,是享受和輕鬆的,行完一層展館可稍作休息,最後行到頂層, 欣賞大嶼山日落美景,從歷史回到現實,看看我們的現在,想想我們的未來。」嚴迅奇說。

三層中庭空間垂直遞進( 圖片來源: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網頁)
三層中庭空間垂直遞進( 圖片來源: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網頁)
底層中庭 (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底層中庭 (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中層中庭南望港島天際綫(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中層中庭南望港島天際綫(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高層中庭西望大嶼山海景(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高層中庭西望大嶼山海景(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高層的中庭最光亮寬敞,原構思是室内花園,仿紫禁城最後一排空間是御花園,但基於保護文物的大原則,館內不能擺放植物以免滋生蟲患,因此改在館外陽台放置少量植物做象徵。

博物館九個展廳的佈局有玄機嗎?「其實是考慮結構與觀景方向後,才形成種種佈局的玄妙巧合。」解端泰解答。建築師佈置所有消防樓梯及核心筒後,餘下剛好就是九個展廳的空間序列,像個「九宮格」佈局,中間的第五格貫穿上下各層,每層中庭都是上下層兩格螺旋而上,貫串三個中庭的立體中軸綫最終通向天際,「九五之尊」的格局便巧妙地出現了。
 

香港故宮的顏色

建築外觀和館內天花的設計靈感,都呼應了紫禁城的黃色琉璃瓦頂,建築外層的米黃色鋁合金板比館内天花瓦片用色明顯較為淺淡,令外觀沉穩,色澤柔和,有如經歷千年褪了色的古畫,為建築物添上一分古樸的雅緻。相反,館內的天花瓦片經燈光照射要顯奢華,金燦燦的大堂天花像傳統中式屋頂,五樓頂層的天花經陽光透射看似輕 紗,天花瓦片豐富的層次、弧度和疏密不一,令人目不暇給。

訪客進入大堂,會發現這裡用色和物料同樣講究,嚴迅奇認為這個博物館是提供空間展覽故宮珍品和它們的歷史故事,它們代表最高藝術和技藝水平,它們才是主角。因此建築師運用色彩時非常克制,力求樸素低調而又大氣,主次有序,所以館內大多是中性的灰色和白色。

牆身選用經過多次調配的灰色主調,牆身的強化纖維石膏條子構件用來隱藏機電設 備,又能顯出精緻的現代構造,令訪客進入大堂時有恬靜感,靜心欣賞展覽。地台石選用了深灰色,參考自紫禁城鋪地的「金磚」  (價值如金,顏色如墨),而中庭大樓梯更是多功能場地,可以用作講座和臨時展覽,深色地磚可突顯連接各層的一道白色石牆,與金黃色的天花相互纏繞,創造空間上的變奏,引領視線向上提升。

白色石牆造型和流綫源自中國傳統山水畫,用「三遠」構圖法,表現景物的「高遠」、「深遠」和「平遠」,導引視線,吸引訪客向上探索,白牆流線延至展廳頂層才完結。

山水似白牆從底層延伸至頂層展廳(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山水似的白牆從底層延伸至頂層展廳(圖片來源: 香港地方志中心)

參考紫禁城牆身的朱紅色,建築師用得不多,主要在強調重點空間,例如博物館正 門、接待賓客的士林館大門和所有展廳入口。另外各層大堂天花懸掛一條朱紅色的長燈帶長樑,用作劃破方形大堂空間和引領視線向上。紅色運用最多的是低層的香港賽馬會演講廳,天花、牆壁和400張座椅都是紅彤彤的,喜慶而隆重。建築師刻意把左右牆身作出不對稱設計,是個音效的處理,一面收音一面打散聲音,講者不用持咪高風聲線也很響亮。其中一牆有很多紅色長條裝飾,上帶不規則横紋孔,靈感來自古代竹簡上的書法。天花有很多排小燈,光綫正好照在紅色椅上的金色椅號牌,遠看整個演講廳星光閃閃,出奇的協調,解端泰說「這是意外的彩蛋」。談到座椅,為了達到演講學習和傷健共融,建築師考察很多場地和特殊團體,每張座椅都有活動寫字板,設有 十七 個輪椅位和四 個活動座位,比目前香港同類場所設置的輪椅位多。

用現代建築設計演繹中國文化元素,充滿創意。嚴迅奇說:「我可以總結為,香港故宮建築外形展示出雍容自信的氣質,動態平衡;館內遊人漫步其中會感受到光影流動, 時空交錯。」
 

設計博物館的心得

嚴迅奇是香港土生土長的國際建築大師,過去曾設計多個享負盛名的建築,博物館項目包括廣東省博物館和雲南省博物館等,經驗豐富,大師有甚麼心得?

嚴迅奇謙虛表示,從香港故宮的設計來說,首先要緊記博物館是用來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氣息的建築物,第二要給予遊客豐富的空間體驗,第三是建築一定要與周邊環境互相協調,不能是孤立存在,所以東面的博物館廣場設有草坪連接西九藝術公園,各個方向有不同景觀但又和西九文化區共融。

解端泰也表示,儘早和博物館策展團隊溝通非常重要,建築師要做的是在空間上幫助策展人講好展覽的故事,團隊感謝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分享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的經驗,再到香港故宮的策展團隊加入討論,對建築設計非常有幫助。
 

寄語畢業生

我們邀請建築師寄語投身建築設計的中學和大學畢業生。

嚴迅奇認為投身建築設計行業,一定要對建築設計有熱誠,對項目所在的城市有深厚感情,有為社會服務的心,相信可以用設計去改變和改善城市面貌。縱使在設計以 外,還有很多建築條例限制,很多繁瑣程序要處理,但心態上要做好調整,只要能做出小小成績,已彌足珍貴。

解端泰表示,香港有很多從事建築設計的人才,香港建築水平在亞洲相當高,早些年還有「紐倫港」的講法。從事這行業,需要累積多年經驗,不要急於求成。中國神州大地有廣闊空間和機遇給年輕設計師發展,而且現在科技進步,有電腦輔助,很多以前做不到的現在也變得有可能了,只要有經驗和好構思,一定有機會發揮。也建議建築系學生在造型、概念上發揮外,也要培養落實施工的能力,讓施工團隊做到建築師要求的效果才能成事。對有興趣進入建築系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很有趣,包括設計、表達設計概念、建造、說服業主採用方案等,這些思維和技巧應用在其他行業同樣有用。
 

兩岸三地故宮文化在西九

訪談讓筆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建築課。同場加映,在西九文化區另一重地— M+視覺文化博物館,展出了王大閎 (1917-2018)在 1961 年設計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參賽作品模型; 北京、香港和台北三地故宮以不同形式滙聚西九。王大閎的作品關注何謂「新中國建築」,力求在結構設計方面有所創新,他的設計提案獲當時評審選為第一名,但最後建築項目交予另一位建築師黃寶瑜負責,採用了黃脊綠瓦的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

深幸香港有建築名師嚴迅奇以現代建築創新手法,締造又一個香港經典,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雍容、自信和精緻地推進中外各國文博藝術的對話與世界級的合作項目, 為我們帶來豐盛的文化饗宴。

王大閎,台北市故宮博物院競圖計劃案模型,約 1960 年製造,約 2006 年重製,亞加力及玻璃纖維,現藏香港M+,© 王大閎家屬、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圖片及資料來源: 王蕾、姚映霞:〈從檔案鱗爪窺探王大閎的世界〉,《M+雜誌》(2019年6月28日。))
王大閎,台北市故宮博物院競圖計劃案模型,約 1960 年製造,約 2006 年重製,亞加力及玻璃纖維,現藏香港M+,© 王大閎家屬、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 (圖片及資料來源:王蕾、姚映霞:〈從檔案鱗爪窺探王大閎的世界〉,《M+雜誌》(2019年6月28日)。)


 


 
 
(訪問稿經解端泰先生過目)

作者:李靜雯(助理編輯)
訪問日期: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