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鄧氏在港歷史悠久,早於約900年前已遷移至錦田,後來鄧氏於明朝成化年間,建築圍村居住,至康熙年間,為防止寇盜入侵,圍高六米的吉慶圍牆因此建成,三邊還有18尺闊護城河保護。踏入錦田大街,最吸引遊人眼光的正是這道青磚砌成的吉慶圍圍牆。
錦田吉慶圍距離今日西鐵錦上路站約15分鐘的路程,在120多年前曾發生一件重要歷史事件︰新界鄉民抗英六日戰。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列強瓜分中國的情勢日益加劇︰1895年日本割佔台灣省,1898年德國強租山東省的膠東半島膠州灣、英國強行租借山東省的威海衛,1899年法國強租廣東省的廣州灣。在這樣的情勢下,英國為免其他西方列強搶先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的地區,而影響其通過不平等條約——1842年《南京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分別割讓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安全,所以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在北京簽字。通過《專條》的簽訂,英國租借沙頭角海至深圳灣最短距離直線以南、今界限街以北廣大地區、附近大小島嶼235個以及大鵬灣、深圳灣水域,租期99年。這些原屬中國的領土和領海變成為英國管治下新增的界域,所以被稱為「新界」(New Territories)。
雖然中日兩國在1895年4月17日簽訂《馬關條約》,5月8日條約生效,台灣省被迫成為日本殖民地,但台灣省愛國的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武裝抵抗日軍接收台灣省,由該年5月29日至11月18日止,是為「乙未戰爭」。在香港,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在1898年7月1日施行前,「新界」地區都是屬於新安縣管轄。因此,1899年4月6日,達德約組織了屏山錦田廈村鄧族及元朗與十八鄉鄉民發布《抗英揭貼》,全文如下︰
公啟者:知縣昨已公佈租借地之邊界線,英夷即將入我境內,奪我國土,貽患無窮,而吾等亦將任人魚肉。凡不願作亡國奴者,必須承歷代先人守土志氣,高舉民族大義之戰旗,誓死抗擊英夷。為保證必勝,抗英志士必須熟練精良武器,現已開練兵場,凡愛國愛鄉之壯丁,無分姓氏,望每日持械到場齊集,作實彈演習,技術優勝者獎,背叛投敵者懲!元朗鄧氏。同日,由厦村鄧雄才率60壯丁組成一支武裝部隊守備厦村軍事物資。
即使1899年4月9日,港督卜力宣布在4月17日正式接管新界,新界鄉紳亦義憤填膺,在元朗東平社學成立太平公局,號召各村鄉勇以武力反抗英軍佔領新界。4月14日至19日,新界鄉民先後在大埔、八鄉、錦田、廈村及屏山等地以武裝力量抵抗英軍,是為「新界六日戰」。
錦田吉慶圍及泰康圍鄉民以火槍、鋤頭及木棍為武器,憑藉該兩條圍村的高牆和護城河作為濠溝奮力抵抗英軍的圍攻,最終4月18日晚上,英軍以大炮炮轟將兩條圍村入口的大鐵門炸塌,攻入圍內,並當場拆卸吉慶圍及泰康圍的兩對連環鐵門,並被港督卜力作為戰利品運回其在英國的私人後花園作炫耀之用。
時移勢易,1912年清廷倒台,國家逐步走入現代化自強及反帝反殖的歷程。1925年,香港正經歷反帝反殖高潮的省港大罷工浪潮中。為了緩和與香港華人的緊張關係,同年5月26日,英國將在1899年拆去的一對連環鐵門歸還錦田吉慶圍,港督司徒拔親臨主禮。這裏有一細節故事︰英國未能找回完整一對原屬吉慶圍的鐵門,只有分別屬於吉慶圍和泰康圍的兩道鐵門,所以當時將原屬吉慶圍的鐵門置於吉慶圍入口的左方,原屬泰康圍的鐵門置於右方,保存至今,成為新界鄉民抗英六日戰的歷史見證。
錦田歷史及文化遺跡資源豐富,錦田鄉委會人員積極進行錦田歷史文化和旅遊活動的推廣工作。在香港疫情反覆之際,香港市民全面出外旅遊的限制仍然存在,如果能夠進一步推動香港市民參觀錦田悠久的歷史遺蹟,了解錦田富有文化傳統特色的風俗習慣和故事,均可對香港本地遊、歷史文化教育等作出無比的貢獻。
2022年8月17日,在錦田鄉委會的帶領下,香港地方志中心政治部類同寅先後考察了錦田吉慶圍、友鄰堂(英雄祠)、蒙養學校、錦田鄉事委員會新廈和逢吉鄉義塚,當中有不少都能夠成為香港市民和遊客進一步了解120多年前錦田鄉民抗英的歷史,以及錦田過往發展故事的點點滴滴。
錦田人、事、地、情
1924年,元朗首富鄧伯裘、錦田鄉紳鄧煒堂、屏山維新堂鄉紳鄧英生等致函北區理民府爭取迎回吉慶圍鐵門,時任港督司徒拔於1923年計劃發展城門水塘,需要安置城門鄉鄭氏及其他氏族人士,於是以鐵門作為交換。
1925年5月26日下午4時30分,歸還鐵門的儀式在吉慶圍門外舉行。圍門前懸掛屏山致送的對聯,今置於吉慶圍神廳內。對聯寫道︰「南國樹屏藩恩留郇黍,北門重鎖鑰譽美寇萊」「南國」和「北門」出自《幼學瓊林‧統系》——明太祖朱元璋奮跡濠滁,實開南國;燕王朱棣興師靖難,定鼎北平,成為明成祖。「重鎖鑰譽美寇萊」出自《幼學瓊林‧宮室》——必需學習宋朝寇準抗擊契丹進犯的經人,才說得上是「北門鎖鑰。」簡言之,這幅對聯勉勵錦田鄧氏韜光養晦,以便將來光復國土。
看着現置於吉慶圍神廳的大炮,可以想見當日鄉勇以這尊大炮抗擊英軍時在武備差距上所面對的重重困難。神廳內亦放置昔日賽龍舟用的一副木龍頭,負責講解的錦田吉慶圍父老鄧健林、錦田鄉委會傳統文化小組成員鄧浩然便指出,當日一踏出吉慶圍閘門外不遠處便是海邊,當時的吉慶圍村民就是在神廳內拿取龍頭,前往海旁出發賽龍舟。
現時吉慶圍共居住約300名村民,不少房屋已改建為現代的小居所,父老鄧健林仍居住在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青磗搭成的圍村屋,充滿歷史感。
歷史不只活在文獻和文物中,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吉慶圍高約六米的青磗城牆新舊磗交集,清楚顯示了1899年英軍以大炮炮轟吉慶圍留下的破壞痕跡。在這次考察活動負責講解吉慶圍形制圖、更樓和護城河的村代表鄧國祺和年輕的村民鄧國邦便指出,現時在吉慶圍外的籃球場,昔日是吉慶圍兒童玩耍的足球場。國邦記得他兒時便不時將足球射到圍牆反彈回來。兒時玩樂記憶,與新界重要的歷史片段,連成一線。
錦田不少鄉民在1899年抗英六日戰中英勇犧牲。這些供奉抗英烈士的英靈神牌,最初設於周王二公書院,後於1934年遷至錦田友鄰堂。友鄰堂居中神位為「南陽鄧氏諸位志士之神位」,右面神位為「別鄉親朋諸位志士之神位」、「本鄉異姓諸位志士之神位」、左面神位為「南陽鄧母諸位烈婦之神位」、「本鄉異姓諸位烈婦之神位」,每天早晚,專人清香供奉,每年春秋二祭,鄉民為這些烈士的義舉念念不忘,所以又稱友鄰堂為「英雄祠」。
至於抗英烈士的遺骸,最初由錦田鄉民元朗逢吉鄉圭角山麓下同福堂地藏廟後山安葬。1934年,同福堂把骸骨安葬於妙覺圍義塚(位於逢吉鄉136號),並同時修建妙覺寺大雄寶殿、福德祠和供奉三寶佛,並每逢農曆九月初八祭祝義塚,以超渡義塚安葬的231位英靈。
現時在吉慶圍鐵門上方有「昇平」二字。昇平之世,得來不易,前有賴在香港抗英和抗日烈士的英勇犧牲,後有依靠錦田鄉民的默默耕耘。戰後的新界,與1899年英佔新界時的發展差別不大,英國將發展的重心放在市區(香港島及九龍半島)。因此,新界鄉民在市政衞生、教育、土地、公共設施等需求,都需要鄉事委員會和鄉民的共同努力和向政府當局爭取。
錦田鄉事委員會成立於1960年,是現時香港27個鄉事委員會中成立年份較遲的一個。據現任錦田鄉事委員會主席鄧賀年的分享,錦田鄧氏鄉民早期依靠各房自辦書室,以「卜卜齋」私墊的方式教育宗族的子弟,這繼承自鄧氏書香世第的傳統。鄧氏粵派始祖鄧漢黻起計算的二十二世祖鄧文蔚(1627-1693),錦田泰康圍人,順治丁酉科(1657年)舉人,康熙乙丑科(1685年)會試中第三甲進士。鄧文蔚不但有份加建泰康圍圍牆,還創立元朗墟(即今日元朗舊墟)。
據錦田鄧慶賢先生提供的《鄧伯裘哀思錄》所載,鄧伯裘除了為鄉民向英國爭取歸還吉慶圍鐵門外,1926年,鄧伯裘獲殷商彭少岐捐資創辦元朗少岐義學,由鄧伯裘全權負責規劃,擔任義務校長。翌年,鄧伯裘復在錦田創辦蒙養學校,不但兼任名譽校長,並捐私產以興建校舍和作經費之用。1947年,鄧伯裘因歷年對錦田和元朗的貢獻,被港府任為首位新界太平紳士。蒙養學校迄立至今,成為錦田三間學校之一,高峰期時設六級小學十八班,現時為六級六班學生,不少錦田鄧氏子弟,都在蒙養接受教育。
香港著名女歌手莫文蔚與錦田鄧氏頗有所淵源。莫文蔚祖母是助產護士莫羅惠德,錦田人稱之為「羅三姑」,錦田不少50至60多歲的村民,大都是由「羅三姑」接生。「羅三姑」丈夫是莫理士(Alfred Morris),他不但在錦田創辦聖約翰婦孺醫院(即「羅三姑」服務村婦的地方),並創辦英皇書院,且獲英皇喬治五世任命為香港首任聖若翰救傷隊總監。這些事跡,都由莫理士長子、莫文蔚父親莫天賜撰寫的碑記所記錄。碑記現置於友鄰堂內,供鄉民所懷緬。
作者:蔡思行(執行總編輯)、李淇(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