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年近歳晚,過關的問題近日成為熱議,連網民也關心起來,網絡流傳三組對白,其中兩組是這樣說的︰「香港通關了嗎?是,通通都關了」、「請問你對2021年有什麼總結?答 : 英雄難過深圳灣。發夢都想快通關」展現黑色笑話的能耐,但又切中不少人心炊。
自從兩年前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後,內地和香港之間的通關工作被迫大幅度收緊,一度更要雙邊檢疫,以至探親和商務交往,幾乎陷於全面隔絕,更莫說要往返兩地旅遊。
雖然特區政府前年底和去年9月中先後推出「回港易」和「來港易」兩項放寬檢疫措施,方便香港居民和來自廣東省或澳門的居民可在返港或來港時,不用接受至少7天的強制檢疫安排,但在進入或返回內地時,仍要接受「14+7」的強制檢疫,也就十分不便。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在本港出現傳播鏈,一度如箭在弦的內地和香港(免檢疫)通關安排,頓成鏡中水月,再不聞樓梯響。一批欲返鄉與內地親友度歲的港人,更是有先見之明,在本港疫情未轉趨嚴峻之前,已不存厚望,提早返回內地接受檢疫,以至時光倒流的迫爆關口場面再現,就是苦等四至五小時過關檢疫也在所不惜。大家都對這批回鄉客的遭遇都寄予無限同情。

歲月如梭,回想當年,上世紀八十年代,港穗直通車恢復通車後,中旅社門外,也曾出現大批巿民,一家大小,甘冒嚴寒,連續數天通宵輪購春節車票;又在新中國成立之初,要回鄉度歲,為求一張車票,更要通宵在關口留宿。換作今天,深圳灣口岸長長的人龍,苦候數小時等待檢疫,已是小巫見大巫。不變的是,濃濃的親情,抵着冷冷的關口,關口難闖關關闖。

作者:蔡耀銘(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