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過去一年,香港面對新冠狀病毒肺炎病威脅,社會經濟民生大受影響。不少香港人記憶猶新的是2003年,香港遭受「沙士」(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侵襲,近300人染疫身亡,猶幸終於戰勝疫情。
回顧歷史, 香港在19世紀也曾爆發傳染病大流行。由於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春夏季天氣炎熱潮濕,傳染病多,來港的歐洲人往往感到難以適應,容易患上發熱病、瘧疾及霍亂等,而且死亡率甚高。鴉片戰爭爆發後,不少東來參戰的英軍士兵染病身亡。
英國人佔領香港島初期,就有爆發流行病的記載。1843年5月,香港流行發熱病,持續至10月,共有24%英軍士兵及10%歐籍平民得病死亡。港督砵甸乍及港府要員也避居澳門,至11月疫情稍減始回香港。當時官方報告稱,1843年有373名英軍死亡,翌年則有216人死亡。
因此,許多港府英國人高官經常告假離港返老家,避開香港暑熱潮濕季節,或是休息避暑,或是抱恙而需要離境休養,成為傳統。
香港島及九龍半島先後割讓,華人人口持續增加,華人聚居地區如太平山區人口密集,建築物衞生問題備受關注。港府通過數項與醫療相闗的法例。
1881年,英國派遣皇家工程師查維克到港,考察香港的公共衞生。翌年查維克發表《查維克衞生調查報告書》,嚴厲批評香港的狀況,指香港華人居住環境擠迫,業主將樓房劃分成細小房間租給華人工人,連閣樓和陽台也不放過,這導致室內光線不足,空氣不流通,並缺乏完善供水系統及地下排水道,衞生情況惡劣。
港府後來立法,在1888年6月頒布《1887年公共衞生條例》,並成立潔淨局,負責街道清潔及處理與公共衞生相關規例事宜。翌年6月,港府頒布《1889年收回官地條例》,授權港府可收回及重建在英國王室地契下、衞生環境欠佳、建築空氣與照明不足的居住房舍。
儘管如此,上述措施成效有限,仍無法阻止1894年香港爆發這場歷史上最大規模、死亡人數最多的鼠疫。
1894年5月,香港發現首宗鼠疫病例,其實早於 3月,廣州已有報道指當地爆發鼠疫,死者甚眾,疫情並在蔓延。香港與廣州兩地關係密切,人員往來頻繁,不少通過海路交通往來。然而,當時港府對廣州疫情了解不多,甚至未確定這病是否具傳染性,以及傳染途徑。
香港發現首宗鼠疫確診病例後,染疫者數字飆升,其中大多是華人,死亡率極高,每日新增患者及死者數十人。有人乘轎出行,未抵目的地已被發現斃命。有潔淨局人員抵某家檢查,見該戶寂靜無聲,後發現其內5人皆已染疫身亡。當時棺木供應不足,有人幾乎無法入殮。
港府因應鼠疫爆發,宣布在潔淨局成立常設委員會,並制定處理疫情的附例,包括設立停泊在維港中央的「海之家」醫療船以隔離病人;潔淨局人員有權進入染疫者居所進行消毒。堅尼地城的玻璃廠被徵用隔離治療鼠疫病人,由東華醫院管理。也有其他政府設施陸續被徵用作隔離及治療之用。
然而疫情持續,除華人外,也有負責檢查及消毒華人居住區的英軍染疫死亡,患者及死者還有葡萄牙人、印度人及日本人等。
疫情重創當時香港經濟,大量華人離港避疫,《申報》光緒二十年(1894年)五月初十日報道,當時已有10萬名華人離港,每日尚有3千至4千人離開。許多工廠商號因人手不足而要關閉,多國也限制香港船隻進出境及拒絕人員登岸。
5月31日,港府再頒布另外6條處理鼠疫疫情的附例,規定如醫務官頒令居所不符衞生居住標準,居民要在24小時內遷出。其中《封閉不衛生的屋宇條例》下令太平山居民一律遷出,並拆卸部份上環半山民房以消滅疫源。
6月,日本細菌學專家北里柴三郎及法國細菌專家耶爾森分別來香港調查。耶爾森其後發現鼠疫病源,並研製出治療針劑,解決肆虐香港和廣州的鼠疫疫情。疫情5月爆發以來至年底,僅醫院記錄就有2485人染病死亡,大部分是華人,死亡率高達93.4%。
為預防傳染病傳入,港府1895年4月頒布《1895年華人移民規例條例》,若鼠疫、霍亂及天花等疫情在香港以外其他地方爆發時,港督會同行政局有權刊憲禁止或規管華人進入香港。為針對改善華人地區居住環境,港府1903年12月頒布《1903年公共衞生及建築物條例》,規管華人居住的建築物,包括建築物必須有後巷、成人平均居住面積不得少於50平方英尺、住屋不能飼養家禽,以改善公眾衞生,預防鼠疫傳播。
被港府清拆的疫情重災區太平山街後來闢作公園,並以港督卜力之名,稱為卜公花園,從此不再作民居,直到現在。
1906年,與卜公花園一箭之遙的上環堅巷細菌檢驗所(後改名香港病理院)啟用,這是香港首座為公共衞生而設的臨床化驗所,主要控制及預防鼠疫等傳染病。鼠疫雖然受控,但仍延續至1920年代。
舊病理院大樓199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1996年成為醫學博物館,現在大家可以參觀當年的實驗室。我們遊覽卜公花園及醫學博物館時,應該想起香港這場疫症的歷史。
作者:王睿智(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