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大家經常聽到香港受全球暖化影響,酷熱天氣的最高溫紀錄屢被打破,而且受熱帶氣旋吹襲的機會亦有所增加。自然環境的變化影響社會發展,危害市民健康,例如酷熱天氣會增加市民中暑機會,長者身體機能下降,易受酷熱天氣影響。有本地研究發現,當長者在五天內經歷兩日酷熱天氣及三晚熱夜,死亡風險更增加5.9%。

熱帶氣旋吹襲下,市面停工停課,以近年被市民認為襲港最強的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為例,根據香港天文台在2019年4月至10月向多個部門及組織進行調查,截止2019年10月底,受「山竹」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46億港元。今年9月,超強颱風「摩羯」正面吹襲海南島,造成多人傷亡,根據傳媒報導,海南島文昌、海口市的總經濟損失更有機會高達600億人民幣。

人類行為與自然氣候變化息息相關,而且不單止是酷熱天氣和颱風,近岸水文災害、山火、能見度等等,對自然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無可避免地影響你我的日常生活。

風暴潮
極端天氣頻繁,颱風所帶來的風暴潮,在天文大潮疊加下,香港海旁及低窪地區容易巨浪沖擊和海水淹浸,港島杏花邨是其中一個風暴潮點/越堤浪點。(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紅潮現象】

根據《香港志‧自然 自然環境》記載,雖然紅潮受制於光照、鹽分、微量元素等自然因素,但人為因素亦不容忽視,尤其未經處理的工業或農業污水排入大海,水中無機營養物如磷、氮便會急升,令富營養化。在春季至初夏期間,當水溫上升、日照時間較長等有利條件配合下,海水的富營養化使一些浮游藻類急促繁殖,亦稱之為「藻華」。紅潮是「藻華」的一種,大量帶有紅色、粉紅色、深綠色或褐色色素的微小單細胞藻類在海面積聚,把海水染成一片赤色。香港常見的為夜光藻,細胞含螢光素,夜晚受到海浪拍打時會發出藍光,俗稱為「藍眼淚」。

紅潮不單止對海水變得混濁,市民無法在沙灘暢泳,紅潮更使大量藻類消耗水中氧氣,使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缺氧而死,為漁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一些紅潮更會分泌毒素,如人們進食受毒素污染的海產,有機會出現食物中毒。1975年至2017年,漁農署於本港水域共錄得932宗紅潮個案。2016年1月至2月期間,本港東部大埔、西貢一帶水域出現「米氏凱倫藻」紅潮,養魚業估計損失近3000萬元。 

紅潮現象
西貢荔枝莊附近海域曾出現紅潮(夜光藻),夜光藻是較常見且無毒性的紅潮品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低能見度】 

「能見度」是指擁有正常視力的人,能看到和辨認出適合目標的最大距離。煙霞、霧、大雨都是香港出現低能見度的常見原因,不過這裡所指的「低能見度」是指撇除了雨、霧、薄霧後,能見度低於8公里、相對濕度低於 95%的情況。根據天文台(1971年至2020年)的觀測,香港曾於2004年全年出現低能見度合共有1570小時,此後時數逐漸下降。有研究指出,香港的低能見度與直徑小於2.5微米(PM2.5)的懸浮粒子濃度有密切關係,香港和華南地區懸浮粒子主要源頭為建築工程、汽車廢氣和燒煤發電等人類活動。近年低能見度時數下降,反映整治空氣污染工作的成效。

天文台錄得的每月低能見度時數,以一月份為最高,其中於2005年1月達350小時。
天文台錄得的每月低能見度時數,以一月份為最高,其中於2005年1月達350小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山火現象】 

雖然山火可以是自然發生,例如受雷電觸發的山火,但本港出現的山火,往往是人為疏忽為主。眾所周之,在清明或重陽節期間,有掃墓人士留下火種導致山火,這些山火會破壞原生樹木及動物棲息地,往往需時多年修補,而且山火亦影響遠足人士、附近居民的性命安全。2006年11月1日,大欖郊野公園近元朗黃泥墩水塘發生山火,由於風勢強勁,山火向藍地和屯門方面蔓延,火場面積達630公頃,焚毀逾66,000棵林木,幸而未有造成人命傷亡。

山火現象
2006年11月1日,大欖郊野公園近元朗黃泥墩水塘發生山火,火場面積達630公頃,焚毀逾66,000棵林木。(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泥石流】 

台灣經常受暴雨和颱風吹襲影響,造成大型泥石流現象,香港亦不例外。泥石流的流速快,破壞力驚人,泥石流與城市發展有直接關連,尤其1950年代以後香港高速發展,許多樓宇在半山區及山頂興建,令泥石流的風險大大提高。2005年8月20日,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和黃色暴雨警告,荃灣老圍以北集水區的斜坡發生山泥傾瀉,引發約1400立方米泥石流沖至老圍路。事故令附近寮屋的118名居民及84名寺廟訪客需要疏散,幸而無人傷亡。

泥石流
2005年8月20日,荃灣老圍以北集水區的斜坡受長時間暴雨影響發生山泥傾瀉,引發約1400立方米泥石流沖至老圍路。(圖片來源: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