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1972年是香港交通發展的一個轉捩點︰該年8月2日,香港首條貫通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海底行車隧道啟用,九龍半島在陸路交通上能夠迅速與港島商業區連結,不再需要單獨依靠載客渡海小輪服務,大力促進了香港商業的發展。1968年2月14日,港府向立法局提交英國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的報告 ——《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建議興建地下鐵路系統,包括荃灣、觀塘、港島和沙田四條路線。1972年9月由恒生銀行編印的第14期《香港地產簡訊》,記載了香港地下鐵路的系統分期建築圖,讓我們了解香港地鐵系統的初步規劃與現今發展。 

觀看地下鐵路的「初步系統分期建築圖」,可見一些已經改動的車站原名︰「窩打老」(今油蔴地)、「老虎岩」(今樂富)、「海軍船塢」(今金鐘)、「必打」(今中環)、「上環街市」(今上環)。「必打」是甚麼呢?「必打」是香港首任船政司及海事裁判官、海軍上尉William Pedder的中譯名,後來改譯為「畢打」。英國在1841年在香港建立殖民地,以「開埠」命名此事件,實際上表示香港開始成為英國在遠東重要的商港,而船政司正是負責管理海港的任務,畢打可說是香港殖民地管治早期重要的官員。
 

初步系統分期建築圖。(圖片來源:《香港地產簡訊》第14期)
初步系統分期建築圖。(圖片來源:《香港地產簡訊》第14期)


從「整個地底火車系統的分期建築圖」可見,以往的基建發展規劃甚有前瞻性︰來往觀塘至馬溜塘(今油塘站附近)的第九期路線,至2002年將軍澳綫開通而達成;另一段來往上環街市至堅尼地的第九期路線,即今日的港島西延線,至2014年開通;預期較早發展的第七期,來往九龍區鑽石山和港島區林士(今上環林士街),途經啟德、馬頭圍、土瓜灣、何文田、紅磡和馬連拿(今尖東站),當中的尖東站在2004年由西鐵綫貫通。第七期在規劃時屬於東九龍綫,今成為沙中綫的藍本,分拆為「大圍至紅磡段」以及「紅磡至金鐘段」兩部份興建。2021年6月27日,港鐵屯馬綫通車,當中的大圍、顯徑、鑽石山和啟德四個站便是沙中綫的一部分。超過半個世紀的沙中綫集體運輸系統規劃,現實終於具見。

整個地底火車系統的分期建築圖。(圖片來源:《香港地產簡訊》第14期)
整個地底火車系統的分期建築圖。(圖片來源:《香港地產簡訊》第14期)

 

 

 

作者:蔡思行(執行總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