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1927年,香港大學設立中文學院,由前清太史賴際熙擔任學院主任,是香港首個推動中文大專教育和研究的學系。實際上,早於1913年文學院成立時,港大便已聘請賴際熙和與他同樣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進士的區大典為漢文講師,教授「傳統漢文」、「史學」和「文學」科目,而當時名為「文學」科目,實為教授中國傳統經典的「經學」。1927年中文學院繼承上述的傳統,設有「中文」、「史學」、「經學」三科,並新設教授中國歷代駢文、散文、詩歌等名作的「文詞學」以及訓練通譯人才的「翻譯學」,這基本上成為現時中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中國歷史文化」、「翻譯」及「中文增補」四大課程的格局。 

以往加入中文學院工作前,我主力進行香港歷史相關的研究,表面上好像和學院風馬牛不相及,不然。原來香港歷史文化研究的始祖,就是出自中文學院!他便是羅香林教授。林仰山(F. S. Drake)在1952年出任港大中文系(至2006年再改稱為「中文學院」)系主任後不久,便將專長於史學的羅香林聘為專任講師,任教「中國歷史」課程。1964年,羅香林出任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
 

林仰山教授致羅香林教授書信(聘書)。(圖片來源:香港大學文學院)
林仰山教授致羅香林教授書信(聘書)。(圖片來源: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Facebook


羅香林生於1906年,師承梁啟超、陳寅恪、朱希祖和洪業等,1932年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校長室機要秘書,兼廣東通志館纂修,負責《民國廣東通志稿》全稿體例。1933年,羅氏教任教席,仍兼志館職,並開講「方志研究」課程,為中國大學開設此種課程的開創者。1935年,羅香林娶其業師朱希祖之女朱倓為妻。1949年,羅氏舉家遷港,先於私立院校任教,後於1951年起為香港大學中文系所聘任,至1968年退休,繼而創設珠海文史研究所,至1978年逝世,享年72歲。

羅香林教授(圖片來源:香港大學文學院)
羅香林教授(圖片來源: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網站


羅香林著作等身,除了傳統中國史學和譜系學等研究專著和論文外,香港更是他研究的其中一個主題,並開創了英人以外華人學者系統地研究香港歷史文化的開端。羅氏其中一本香港研究名著,就是1959年6月中國學社初版的《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前代香港史》,所以即使有水漬影響品相,能夠購買到羅氏親筆題簽本,可以說是「成就解鎖」了!羅氏其他重要香港相關著作包括︰《國父之大學時代》(1945年)、〈屯門與其地自唐至明之海上交通〉(1956年)、〈國父在港史蹟訪問記〉(1959年)、《香港與中西文化之交流(英文本修改繕稿)》(1963年) 、〈李鄭屋村與香港地區自漢至淸初之沿革〉(1965年)、〈國父與何啓爵士的關係〉(1965年)、《國父在香港之歷史遺蹟》(1971年)、〈香港李鄭屋村漢墓之發現與出土古物〉(1975年)等,可見香港開埠前的對外交流、國父孫中山先生以及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流交流三個主題,都是羅氏香港研究的關注點。
 

1959年6月中國學社初版的《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前代香港史》,所以即使有水漬影響品相,能夠購買到羅氏親筆題簽本,可以說是「成就解鎖」了!
1959年6月中國學社初版的《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前代香港史》羅氏親筆題簽本。

 

 

作者:蔡思行(執行總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