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香港位中國南海之北岸,珠江三角洲之東岸,本輋傜等土著之居地,惟因歷代中原多故,中土人士多舉族南遷避亂,其後客居香港地域,初為客籍,歷數代落籍後,身份亦有轉變。


清代之前入遷之客族

早於兩漢間,中原人士已有南遷,其定居香港地域之情況無考。至魏晉南北朝時,南遷者獲客籍,但有否入遷香港地區,則仍有待考證。至隋唐及五代,入遷之情況亦未有紀錄。

唐代及五代間原居江西等地之客籍人士,於北宋末年,為避金人入侵,多避亂南遷粵東各地,其入遷香港地域者,有鄧、彭、林三族。

元代間,避蒙元統治而避居香港地區者,有廖、陶、侯、吳、文等族。

明代,早年入遷各族人口繁衍,故亦有分遷開業。其時,因境內天氣溫和,漁農出產豐富,社會安定,故能吸引鄰近地區人士入遷。可考者,有溫、袁、朱、黎、徐、謝各族。

上述期間入遷定居者,初為客籍,但於本港地區落籍,遂為原居民。明代,因香港地域隸屬廣東省廣州府,故此等客戶遂為廣州府人士,俗稱廣府人。


清代入遷之客族

清初遷海,居民全遷內陸,康熙八年(1669)展界,居民被許遷回,康熙二十三年(1684)復界後,因遷回之居民不多,故於雍正初年招墾,鄰近之客籍農民遂相繼入遷香港地域,墾殖荒地。可考者,有胡、溫、羅、黎、葉、何、張、鄭、鄧、鍾、成、文、林、李、黃、楊、邱、陳、馮、藍、蘇、吳、丘、傅、侯、朱、刁、俞、曾、廖、劉、翁、翟等三十三姓族。此等姓族多原籍福建或江西,皆取道潮、惠二州,而南遷香港地域。此等客家人士皆刻苦耐勞,抵港後墾闢荒地,聚居成村。

自港九地區英屬後,因太平天國事件,國內居民多避亂南遷,進入香港及九龍地域。太平天國失敗後,餘眾亦有退居香港。同時,廣東西路主客相爭,發生械鬥,部分客人相繼遷入香港避亂。

時香港正值發展,甚需石材,而島上盛產石料,故能吸引大量石工,前來開採,五華及惠州兩地之客人擅長打石,故多遷入,開山取石,有等日後且成巨富。此等居民之入遷,對香港之發展,幫助甚大。

清光緒末年,廣東各地篤信基督者日眾,客人信奉者甚多。光緒二十五年間(1900左右),山東義和團排教事起,廣東各地大受影響,香港鄰近地區之客家教友,為保障信仰自由,遂多遷入香港地區,擇地居住。
 

打鼓嶺是香港最古老的客家村落之一
打鼓嶺是香港最古老的客家村落之一。


近代入遷之客族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一批批的滿清親貴及官民南下香港。其後經歷軍閥混戰,客籍人士亦有遷入香港避亂,其間,失敗之軍閥亦有舉家率眾入居香港。客籍商人於香港境內經商者亦眾。他們帶來不少財富,帶動香港經濟發展。

1970年代,中國開放,國內人士遷港漸多。九七年香港回歸後,更多國內人士遷入,內中不少客家人士。此等新近遷入之客家人士,對香港之社會發展,起重大作用。


入遷客族的名稱

明代之前入居香港地區之客籍人士,歷數代定居開業,落籍新地,遂轉籍廣東省廣州府,今稱廣府人,前英政府及香港政府稱之為「本地人(Punti)」。

清初復界後遷入者,清政府初給予客籍,享開墾者之優惠,即香港新界之「客家人(Hakka)」。1899年後,香港、九龍及新界之客家人及前時定居香港之廣府人,其於1899年前入居者,於新界地區受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香港英新租界合同之規約,享有原居民特權,故被稱為「原居民」。

近年,避亂回遷香港、而原居南洋各地之客人,則被稱作「華僑」;越南政變而來香港者,被稱作「船民」;而新近自國內遷來香港者,則稱作「新移民」。
 

戴著客家傳統帽飾的婦人
戴著客家傳統帽飾的婦人。

 

 

作者:蕭國健教授(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歷史研究所教授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