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籤

Article

近兩年疫情嚴重,長假期離港旅遊的人潮已不復見。在過去的假期,深感「行山莫待好年華」,讀萬卷書,尚要行萬里路,親歷其境,方驗書中真切。故與友人出門,到東龍島遠足,順道親身考察一下當地的史蹟。 

《行山莫待好年華》
靜處幽閑心且發 笑看風浪似浮塵
出行我復行山去 不負年華不負人

我們自鯉魚門三家村乘船,在前往東龍洲途中,從海上遠距離考察了鯉魚門天后宮。鯉魚門天后宮位於鯉魚門出海口的一端,由海盜鄭連昌在清乾隆十八(1753)年春,建於鯉魚門海濱。今日鯉魚門天后宮仍存的建廟碑石上刻有:「天后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春」之句。鄭連昌為明鄭將領之後,不及隨鄭成功撤往台灣,不得已落草為寇,成爲海盜。

鄭連昌與其兄長、同樣是海盜首領的鄭連福亦曾在清雍正十三(1735)年劫掠廣東沿岸,分別佔據大嶼山與鯉魚門北岸的惡魔山(亦即鷄婆山,今魔鬼山)。故而鯉魚門天后宮,一説亦是當時海盜的瞭望哨站,用以監視一帶海域,並對來往船隻勒收海上通行費。
 

鯉魚門天后宮位於鯉魚門出海口的一端,由海盜鄭連昌在清乾隆十八(1753)年春興建。
鯉魚門天后宮。


經過鯉魚門後不到20分鐘,就從船上遠遠看到左面大廟灣一方的佛堂門天后古廟,和右方東龍島的魚排與島上的洪聖廟。東龍島,又稱東龍洲、藍塘洲,古稱南佛堂、南堂。島名東龍,乃因該島東岸,長期受風浪侵蝕,因而形成了衆多「通窿」的海蝕洞,東龍之名,即從「通窿」的諧音而來。登岸之後,我便去考察島上建於清代的東龍炮台和推定刻於三千年前的東龍洲石刻。

從船上遠遠看到左面大廟灣一方的佛堂門天后古廟。
遙望佛堂門天后古廟。


位於東龍島北部,與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隔海相望的東龍炮台(南堂炮台),在清代曾是扼守海道的險要之地。清康熙六十一(1722)年前,清廷已於佛堂門設南堂炮台(在今東龍洲),歸大鵬協水師統轄,設把總一名、防兵25名,以禦海氛。至嘉慶十五年(1810年)以孤懸海外、補給困難等原因裁撤,移建九龍寨城海旁。
 

東龍炮台(南堂炮台),在清代曾是扼守海道的險要之地。
東龍炮台。


東龍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島上西北岸比人更高的龍形石刻。該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内所知的最大石刻,亦是香港地區最早被記錄的摩崖石刻。早於清嘉慶《新安縣志》,已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1979年1月,西貢東龍洲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
 

龍形石刻
東龍洲石刻。


宋代旅遊好去處 

除了炮台和石刻外,東龍島歷史上還有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五(1012)年的南堂石塔,坐落於南佛堂門(今東龍洲),是宋代香港的旅遊好去處。至南宋末年,官富場鹽官嚴益彰,以及其後逃難到今日香港地區的宋末二帝一行,亦曾前往遊覽。

南宋咸淳十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今東龍洲和西貢大廟灣)遊覽,並將遊覽過程及兩地天后古廟的歷史鐫石於北佛堂(今西貢大廟灣)為念,為香港最早記有確切年代的刻石。南宋景炎二年六月(1277年7月),逃難到香港地區的宋端宗一行,船隊曾停泊於佛堂門南堂古塔(在今東龍洲),其後仍駐紮在官富場(今九龍東部)。可以說南堂石塔是當時香港地區的旅遊名勝和地標。可惜到了今天,塔身已經不存,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2015年12月,香港考古學會發掘東龍洲遺址,為期兩個月,發現宋代建築遺跡,遺物包括瓷器碎片、瓦片及地磚等。至於更多的發現,則尚有待未來的考古探索。

東龍洲石刻,與同一海域的佛堂門天后廟、鯉魚門天后宮一樣,承載了前人對平安的祈求和祝福。它們連同這一份思念,將繼續靜靜的鎮護這一片海域:

《登東龍洲訪古》
輕風吹送南堂峽 鯉魚門過一葉舟
古塔千年今不在 石紋猶鎮東龍洲
 

 

 

 

 

作者:蔡兆浚 (高級編輯)
上載日期: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