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香港雖是中國南方沿海的一個現代化都市,但不乏具考古價值的史前文化,在小小約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卻發現有百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和石刻。雖然過去曾有不少文章討論這些文化遺址和石刻的源起,但較少從地質角度去探討這些議題。在這裏,筆者希望就石刻、出土文物物料來源、遺址的地理位置等議題,提供一些地質方面的資料,希望有助考古學家們更深入地去分析和探討香港的史前文化。
 

石刻的地質概況

在香港海岸的不同位置能發現近十幅史前石刻,石刻圖紋的含義和作用一直是考古學者討論的議題。石刻多數是刻在離海面數米至十數米高的垂直崖壁上,讓海中作業的漁民從遠處都能輕易看見。有些學者主張這些石刻是當時族群或聚居者宗教祭祀用的旌幡符號,或是用作驅邪鎮妖的圖騰,石刻也有可能是代表族群的標記,用以告訴其他部落這是他們的領地,或是給予漁民的導航指示。無論這些石刻的目的是什麽,當時製作石刻的石匠並不能完全任意地在石上設計刻紋圖案,他們在刻鑿過程中要考慮岩石的紋理和質地。例如,龍蝦灣石刻圖案的設計顯然是受岩石的質地所限制。該處的岩石屬於流紋岩,岩石中帶有因為熔岩流動產生的波浪狀流紋,接近水平方向的流紋是岩石晶粒沿固定方向排列所造成的。垂直流紋方向的岩石硬度遠比平行流紋方向的為大,所以順着流紋流線進行刻鑿要比橫跨流紋線刻鑿容易得多,因此龍蝦灣的石刻,少見垂直線條和方形圖案。反之,香港其他地方,例如東龍洲、蒲台島等石刻,因岩石没有明顯的橫向紋理,可刻鑿較多直豎線條和方形幾何圖案。由此可見,研究石刻圖紋形狀的意義時,必須要考慮地質的因素。
 

從黑角頭石刻的地理位置,可見石刻附近缺乏讓群眾聚集的寬闊平台,從而推論石刻位置並非群眾進行集體祭祀儀式的地方。
從黑角頭石刻的地理位置,可見石刻附近缺乏讓群眾聚集的寬闊平台,從而推論石刻位置並非群眾進行集體祭祀儀式的地方。(作者提供)

 

龍蝦灣岩石有明顯橫向流紋紋理,石刻圖紋筆劃亦以順着流纹刻鑿為主
龍蝦灣岩石有明顯橫向流紋紋理,石刻圖紋筆劃亦以順着流纹刻鑿為主。(作者提供)


目前在香港地區發現的石刻所在的岩壁全屬火山岩。香港的地質結構,花崗岩和火山岩所佔的範圍相若。若比較兩種岩石性質,火山岩比花崗岩緻密及耐侵蝕。在花崗岩岩壁上刻石,難度大而且容易被侵蝕掉。例如,蒲台島都是以花崗岩為基岩,唯獨是石刻的位置是一幅大概二十米寬的火山岩岩牆。石匠似是刻意選擇把圖案刻鑿在火山岩壁之上,似乎當時的先民對岩石性質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
 

蒲台島上帶有上下方向線條和方形圖紋的石刻
蒲台島上帶有上下方向線條和方形圖紋的石刻。(作者提供)


從出土石器的材料看史前文化

考古學家對出土文物的描述,多是概括性地將出土文物分成玉器和石器兩大類,較少會去追踪石材的來源地。筆者曾經對古物古蹟辦事處提供的在馬灣、屯門、南丫島、掃管笏等遺址出土的二千五百多件文物作了一項材料研究。根據玉、石器材料種類和岩性,以及總體材料分布情況,發現出土文物的材料來源有一定的地區性。這種地區性尤其跟磨石和砍砸工具的關係特別顯著。如屯門、馬灣、大嶼山附近有凝灰岩,磨石和砍砸工具有許多就是用凝灰岩製成。切削工具和飾物的流動範圍則比較大,因為切削工具和飾物對物料石質的要求較高,岩石必須具備劈理,以便製成薄身工具。一般凝灰岩、砂岩和花崗岩不具劈理,而且石質不及板岩或角頁岩等堅硬。譬如,南丫島的地質是以花崗岩為主,没有出露板岩或角頁岩等岩石。所以南丫島榕樹灣出土文物中的切削工具和飾物的用料,並非來自出土遺址附近地區,必須要從較遠的地方輸入。
 

屯門湧浪北出土用具劈理板岩製成的石刀
屯門湧浪北出土用具劈理板岩製成的石刀。(作者提供)


筆者也觀察到史前出土文物中有一些是用大理石做的裝飾品,但是香港境內沒有大理石的石層在地面出露,最接近香港而有大理石出露的地方是在深圳的橫崗地區。幾年前在掃管笏遺址考古發現的一塊紅玉髓,也不是香港境內可見之礦石。除此之外,出土文物有不少是用壽山石之類的地質材料做成的飾物;壽山石是一種黏土岩,主要的出土地區集中在浙江和福建一帶,在香港境內基本上沒有出露。由此可以推論當時石器時代的族群生活和交通網絡,範圍可能遠至福建地區。
 

馬灣東灣仔出土的用大理石做的石玦
馬灣東灣仔出土的用大理石做的石玦。(作者提供)

 

掃管笏遺址文物中的一塊紅玉髓
掃管笏遺址文物中的一塊紅玉髓。(作者提供)

 
總括來說,根據地質知識推論,磨石和砍砸工具多為原地材料,而切削工具、飾物和禮器等多用外來材料。推測這些對石料要求較高的石器和飾物禮器在當時的經濟價值較高,流通範圍亦較廣泛。
 

馬灣東灣仔出土用壽山石(黏土岩) 石料製造的玉管,這種石料產地以福建為主,估計玉管飾物是沿東江或靠海路輸入
馬灣東灣仔出土用壽山石(黏土岩) 石料製造的玉管,這種石料產地以福建為主,估計玉管飾物是沿東江或靠海路輸入。(作者提供


討論黃地峒遺址年齡要考慮的地質因素

廣東地區有很多史前文化遺址,以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為主,遺址年齡約在公元前五至八千年間。十多年前考古學家在西貢黃地峒地區,發現了一個可能是屬於舊石器時代的遺址。2006年香港大學、牛津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就出土石器最底層的岩土分別做了光釋光測量,都得出一萬至三萬多年屬舊石器時期的結果。黃地峒似是一個製造石器工具的工埸,古人到這裏是因為可以找到製造石器的好材料。已故考古學者張森水先生推論黃地峒的選址「有明顯的選擇性,原料基本上是純細性脆易打片」的岩石。從地質的角度去考慮,黃地峒地區有一套在香港相對稀有的玻璃質流紋岩,岩石結構緻密,碎裂時容易產生很鋒利的邊緣,是最適合用來製造刮削器工具的材料,這也可能是黃地峒被古人選擇作為石器工埸之原因。
 
至於黃地峒是否舊石器時代的遺址,有些學者曾提出不同的意見,其中一個反對的論點,是在附近地區沒有找到同時期之文化遺址。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試從當時的地理還境和氣候變遷情況來探究一下。二萬至四萬年前,地球處於冰河時期,全球氣溫很低,大量海水被凍結在兩極的冰原裏面,全球海平面的位置大概比目前的低100至120米,以至當時華南地區的海岸線位於目前海岸線南面百多公里處的地方。直至約一萬年前,地球逐漸變暖,冰層融化令海平面上升,掩蓋了大幅沿海低窪地區。這種海平面的大幅度變化,相信會令大部分舊石器時代近海的遺址難以被保存。所以我們討論一個地區是否存在舊石器文化,必須要考慮氣候和海岸線變化等因素。

總括而言,史前遺址的地質環境和出土文物物料,不單可反映古人在聚居選址方面的考慮因素,也對史前族群生活的習性提供了一些啟示。筆者用以上的幾個例子,顯示我們如何能夠用地質資料去深化有關史前石刻和出土文物等問題的討論,希望能為考古學家提供更多角度和考慮因素,探討史前文化。
 

西貢黃地峒地區出露的玻璃質流紋岩。岩石裂邊極為鋒利,宜用以制成削器,讓黃地峒成為製作削器工場的理想地方
西貢黃地峒地區出露的玻璃質流紋岩。岩石裂邊極為鋒利,宜用以制成削器,讓黃地峒成為製作削器工場的理想地方。(作者提供)

 

張森水主編:《2006香港考古重大發現:西貢黃地峒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0。

(鳴謝:筆者感謝古物古蹟辦事處提供出土文物及石刻資料, 鄒興華教授對文章內容提出寶貴意見,及梁家恆、杜耀明和陳港生為本文文字作出修正。)

 

 

作者:陳龍生(香港大學附屬學院校長)
上載日期:2020年12月28日